如今去内蒙古旅游,说起内蒙古的著名景点就有呼伦贝尔大草原、响沙湾、五当召等等,但是你知道内蒙古的古城有哪些么?在内蒙古有哪些遗址景点呢?想不想在内蒙古感受一下内蒙古深厚的历史文化呢?那就看看小编接下来为你盘点的内蒙古十大著名古城遗址吧!一起去看看内蒙古的遗址文化吧!
1.托托城
托托城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现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遗址。托托城,既是一座著名的明代古城,又是一座容3座历史名城于一处的古城遗址:即唐代的东受降城,辽金时期的东胜州城,明代的东胜卫城。城址设在高于黄河水面的土岗之上。城东北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城西南有历史悠久的黄河古渡。这里既是塞外通达东西,连接南北的交通要冲,又是古代黄河的渡口所在,因此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历代王朝坚城固守、重兵把关的津关之地。托托城,由于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以地下蕴藏的历史遗物也极为丰富。多少年来,在托托城内及其周围,不断有各种遗物出土。在托托城出土的历史文物中,数量最大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古代钱币。这些钱币,有的散落于古城内外的农田和荒野之中,有的则埋藏于地下的大瓮、大罐之内。
2.敖伦苏木城遗址
敖伦苏木城遗址位于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敖伦苏木为蒙古语,意思是“众多的庙”,是一处元代(公元1271~1368年)中国北方的城市遗址。敖伦苏木古城俗称赵王城、“五英雄城”,是著名的景点。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城墙的四面辟有城门,四角筑有角楼。城门、角楼与城墙的的轮廓清晰。城墙墙基宽约3米,残高2~3米。城址内发现有建筑遗址17处,高台和土包99处。城东300米处还发现有墓地一处。遗址内还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石碑、石兽以及景教墓石等遗物。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石碑、石兽以及景教墓石等遗物。
3.黑城遗址
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偏东方向约22公里(东经101.147,北纬41.7647)处,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黑城蒙古语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周长约1公里,东西434米,南北384米,周围约1600米,最高达10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依稀可辨。城外西南角有伊斯兰教拱北一座,巍然耸立地表。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残高约9米。城西北角建有5座覆体式喇嘛塔,原有的街道和主建筑依稀可辨,四周古河道和农田的残貌仍保持其轮廓。沙漠已经快将这里吞噬,黑城里面还埋藏有多少珍宝是一个未解之谜,但它给人类带来的思考绝不应该仅仅是珍宝……虽然黑城因水源枯竭早在14世纪中期就已成为沙海中的孤城残址了,但两千年前开辟的丝绸之路的北线——居延北线,就在黑城附近通过,因而黑城仍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4.云中城
据《史记》等典籍记载,战国中期,赵武灵王于其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不久赵武灵王在"云中郡"开始兴建"云中城",作为"云中郡"驻地。城址在今托克托县(归呼和浩特所管辖)古城乡古城村。城垣周长8公里,现存有南城墙、西城墙及部分东城墙。土城墙残高8米,底宽23米,人工分层夯成。在城内西北方向,有一大土丘,当地群众称为"钟楼",瓦砾遍地,俯首即拾。秦汉时仍为"云中郡"的"云中县"。王莽更名"远服县"。北魏称"云中"、隋大业初年称"云中宫",唐高宗将"云中"改名"云中都护府",后又荒废。这是呼和浩特地区最古老的一座古城址。它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特别是北方历史和呼和浩特历史有重要价值。
5.辽上京城遗址
辽上京城遗址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公元10世纪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后改称辽国,神册三年(918年)开始建筑京城,初名皇都,后改称上京。由汉城、皇城、大内三部分组成,周围约9公里。汉城在南,为汉、渤海、回鹘等族人居住区,有官署、寺院、市肆及驿馆等建筑。皇城在北,为契丹族居住区,东、南一带有府第、官署、寺院等建筑,道路交错,建筑遗迹甚多,地表现存有石刻观音像一座;西、北一带,地表空旷无物,原是契丹贵族们搭设毡帐区。大内在皇城中央,即宫廷所在,原台基突出地表,宫殿建于岗阜之上,四周绕以宫墙,气象恢宏。城址曾多次遭洪水侵害,皇城南墙及汉城城墙多倾塌,残墙高6米许,皇城各门及瓮城遗址犹存,皇城南部近年全被泥沙淤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绥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