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岛漫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许许多多的渔港,每个渔港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独属的风景。看渔港日出日落,感受渔民耕海牧渔的丰收喜悦,买最新鲜的鱼货,品最美味的海鲜,若想体验真正的渔家文化,可以走进渔港,逛鱼市、寻渔趣,发现人文之美。
万宁乌场渔港:
海的味道它知道
清晨5时许,天边才放出一道曙光,万宁市万城镇乌场港已是一片热闹场景。归港的渔船、卸鱼的渔民、验鱼的鱼贩和叫卖早点的小商贩各自忙着,这里新鲜上岸的有鱿鱼、带鱼、鲳鱼、马鲛鱼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海鱼……清晨的乌场港,就是这样一幅热闹的鱼市图景。
这些新鲜渔获大多会被送至万宁市内的农贸市场。天明开市后,它们就会和早起的市民一道“回家”,最终登上市民的餐桌。
万宁人喜食海鲜,三餐不可一日无鱼。香煎马鲛鱼、油炸秋刀鱼、后安鲻鱼汤……在万宁,以海鱼为原材料的美味菜品数不胜数,而且常年“虎踞”各大餐馆菜单热销榜单。这等景象,自然离不开万宁当地优质渔港的支撑。
万宁的海鲜,大多来自于港北港与乌场港,其中乌场港以优质马鲛鱼出名。乌场港位于万宁市万城镇乌场村,乌场的得名便来自于马鲛鱼。清道光时期,乌场因盛产乌鱼(马鲛鱼的方言叫法),而被称为乌鱼场,被后人称为乌场。
在乌场地区,曲折的海岸线形成优良的自然港湾,海域广阔,乌场渔港就坐落在这里。正对着乌场港的,就是太阳河入海口以及大洲岛,这里盛产石斑鱼、马鲛鱼、巴浪鱼、黑枪鱼、打铁鱼、石刀鱼、带鱼、鲳鱼、鱿鱼、龙虾等,海鲜产品供不应求。
乌场渔市的鱼源,都来自于夜里出海的渔船。乌场的渔民基本不出远海,主要在大洲岛附近渔场捕鱼,品种以马鲛鱼、鱿鱼和巴浪鱼最为出名。清晨,前夜出海的渔船归港,带回来最新鲜的海鲜鱼货。这时,收购海鲜的鱼贩子早已闻风而动,早早来到渔港等候。尤其是渔季时,由于渔民带回来的渔获很多,港内更是人潮涌动,归港的渔民、收鱼的鱼贩、晒鱼的渔娘,还有前来“捡漏”的市民,十分热闹。
乌场渔港是海南为数不多的天然渔港之一,虽然渔港空间不大,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渔港内设有冷藏库、小加工厂、渔网、机械修补场地等,渔民出海归来的渔获都在这里交易,十分便利。
在乌场渔港,不仅可以买到新鲜的海鲜,还能买到美味的鱼干。在渔港周边,有很多小小干货店,店里通常只有几台冷柜,冷柜里就是当地人自己晾晒的鱼干。天气好的时候,也能看见铺满各色鱼干的晒网,一条条晒网连成一条舌尖上的风景线。
乌场渔港,除了能“吃”,也能“玩”。这里有专业的海钓俱乐部,配备专业的海钓设备和人员,有快艇可以出海钓鱼或潜水。听说,曾有人钓起过10多斤重的马鲛鱼。
如果觉得出海太累,只想单纯的踏浪逐沙,乌场海滩也能让你眼前一亮。这里的沙滩非常细腻,呈金黄色。赤脚走在沙滩上,追逐上岸的浪花,任海风拂面,看远方海天一色,瞬间心旷神怡。
有薄雾时,乌场渔港就是另一番奇妙风景,远方的大洲岛隐藏在薄雾之中,时隐时现,与海天相交,就像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十分美丽。这时候,在海边的客栈里,约上三五好友,尝一碗海鲜粥,或品一杯兴隆咖啡,正是眼中有景,唇齿留香,心中有诗。
这般完美诠释大海魅力的乌场渔港,也难怪当地人夸赞:海的味道它知道!
文昌清澜港环球码头:
最是人间烟火味
在众多的渔港中,位于文昌市东南部的清澜港无论在海南人的眼中,还是在外地游客的心中,都有着一席之地。其所在的葫芦状海湾面积约67平方公里,明代曾设清蓝守御所,后改写成“清澜”,海湾因此而得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澜港逐渐发展为集水产码头、货运、轮渡等为一体的大港口,成为过往渔船的补给基地。而环球码头则是这里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一度成为东郊镇象征财富和文化的“海上丝绸之路”。作为连接清澜地区、东郊地区的渡口,上世纪九十年代,轮渡公司相中商机在这里开通了轮渡,为往来两地的民众提供方便。
环球码头轮渡承载了不少当地人的“乡愁”。有些轮渡工作人员或许还记得轮渡的黄金时期:以前每逢周末,在港口车队排长龙那是经常的事,有时工作一天,嗓子都喊哑了。而当地人乘坐的渡轮,卖菜的村民、卖鱼的鱼贩,全靠这小小的柴油机动船来往于两岸。
2012年,清澜大桥建成通车,环球码头繁华的轮渡时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海鲜市场的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