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康辉旅行社的最新消息,在春节旅游期间,拥堵已经成为各大国内旅游景区的重要安全隐患,有的游客讲述,黄山的甬道拥挤不堪,很短的路程需要通行很长时间,许多游客明明是旅游度假,却成了累心劳神的伤心之旅,改变景区的这种节假日不正常的状态,给游客舒适的旅游环境,着成为了许多游客的共同愿望,也是许多旅游部门全面着手解决的问题。国内景区应当提升人流预警与疏导能力、优化应急措施;相关部门应加快优化假日制度安排。多管齐下,让游客假日体验迈上新台阶。
假日旅游之所以出现拥堵的状况,跟景区在节假日接待的游客过多有关系。原本为放松心情,如果景区敞开“大肚”超负荷接待,游客往往会疲惫不堪,甚至诱发不安全因素。孩子哭、大人叫、老人喘,摩肩接踵,只见人头不见景,游人哪有心境去欣赏好山好水好风光呢?况且拥堵之下,隐患重重,一旦发生踩踏或者其他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国家旅游局做出重要调整,,景区在节假日时,应该算好应该接待的人数,提前制定一些接待游客的方案,各个景区应该遵循让游客舒适的基本理念,将游客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并且不打折扣完成实时监测、疏导分流、入口调控等流量控制流程,景点严重拥堵应会有所减轻。可现实是,对于一些著名景区,单日最大承载量的红线已经沦为摆设。
对旅游前的布置说明了旅游景点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拥堵后的分流也同样会体现出景区的服务水平,显然,目前多数景区在这方面应对能力仍显不足。例如游客反映的景区服务人员疏导不力、缺乏解释等,这往往会导致游客在拥堵环境中产生更多不满。
随着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消费正呈现“爆炸式增长”。短期看,国内景区应当重视优化升级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有效监测、分流、调控人流量,为提升旅游品质、加快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夯实服务基础;长远看,消除景区假日“拥堵病”,还应切实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通过更多错峰休假的探索,分流和缓解“集中式”休假带来的资源和空间紧张,让百姓出游感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