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
Jun 04, 2021

石、砖、瓷、泥:伊朗四城记

伊朗,亚洲西部的国家,一个神秘的国度。康辉旅行社的小编没去过,但是不影响对这里的向往!

石之城:波斯波利斯

波斯波利斯,与大山浑然一体,像是天外来客,仿佛从山中生长出来,远远看去,城市悬浮在平原和天空之间,俨然一处神的居所。

古波斯人眼中的波斯波利斯就已经是“神之居所”。因为这里的主人就是那个传说中有不灭圣火相伴的善神阿胡拉马兹达的宠儿、万王之王、人类的君主和波斯的圣王。

那个时期,君主忍受不了两河流域的酷热的天气,于是在萨格罗斯山脉中挑选了一座山谷削平,建造了这个闻名于世的波斯帝国的夏都。从现在的断壁残垣上难以让人相信这座宫殿之城曾能容纳四方使者、偌大的宫廷以及一支由万名不死战士组成的禁卫军。。

从这些古迹仍然可以想象城市曾经的繁荣

一条从小亚细亚出发,横贯帝国要塞、直通中国西域的大道,也就是古代的丝绸之路,为波斯波利斯带来异国他乡的使臣和珍宝,从此君主的宴席和王廷的墙壁多了异国的情调,也让皇宫多了几分雍容华贵。每隔一段,就有一扇大门,门上是以波斯王的英勇为主题的巨大浮雕。他一手用盾牌挡着豹头鸟身怪兽的进攻,一手用短刀刺入怪兽的腹部。在宫殿的石级上,随处可见猛狮噬牛的图案,这几乎是波斯王室的徽记了。在接受了军国主义的震慑之后,使臣们才有机会觐见朝廷。这里的几十根石柱,粗到每根都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得过来,柱子周身贴满了金叶子,有一种富丽堂皇之感。在皇族和拜火教长老的陪伴下,波斯君主坐在大殿的最高处,神一般的严肃和雍容,显示出一种盛气凌人的架势。

连石头都挡不住岁月的侵蚀,别说是血肉之躯了。大流士、薛西斯这一代英君的霸主也只能活在史书的记载里与来访者的嗟叹中,


砖之城:设拉子

在只是听说设拉子这个词的时候,我始终认为这是一种我偏爱的葡萄酒种。可是如今当我想起这个地方,我脑海里浮现的便是那些充满变化和灵气的砖石。

在不同国家的导游手册上,设拉子被翻译成“玫瑰之城”、“诗歌之城”、“爱情之城”、“花园之城”、“夜莺之城”,甚至“学习之城”之称。由此可见,伊朗人对这座古城的爱恋和痴迷。

外表看起来十分神圣,卡利姆城堡的内部于外部大相径庭,居然隐藏着一个典型的设拉子式大庭院,整齐的果树为人们提供树荫和水果、更可以嗅到各种鲜花的芬芳,喷泉水道提供清凉,还有形状酷似陕北窑洞的砖房,可供人们避暑。

世界上所有的文明体系没有哪一个不受到过外来因素的影响的,不管是主观的还是可观的。借着这水和沙以及自身几千年一直生生不息的文明之火,设拉子为伊朗文明熔铸出了一块块文化之砖,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瓷之城: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充满了神秘感,有太多的秘密等待着人去挖掘:梦幻般的萨非王朝皇宫、有三十三个拱洞的西奥赛桥、雄伟的主麻清真寺、迷宫般的大巴扎、用手一推就摇摆却从不倒下的风动塔、为了取粪种植甜瓜而修建的巨大鸽子塔,更不要说琐罗亚斯德教的拜火祭坛和精美的亚美尼亚教堂了。

清真寺的外墙铺满了蓝瓷

阿巴斯大帝把这个广场成为“世界的模型”,这里浓缩了他对世界之美、秩序与神性的理解。他用他心中最美、最闪亮也最需要呵护的材料——瓷,来展示心中的完美世界。

伊朗人对这种近乎完美中国的物品——陶瓷一直垂涎三尺,大量的瓷器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运抵古波斯。一起传来的还有瓷器的烧制技术,当地瓷工用一种独特材料做出了蓝瓷,而这种技术再传回中国时,则衍生出了现在的青花瓷。国王清真寺的外墙和内壁,则用这种天空般颜色的蓝瓷镶嵌而成,彰显了贵族的雍容华贵。墙上美丽的花纹,则是用事先磨好形状的细小瓷片拼贴而成的。这样给日常的维护工作增加了很多人力物力,但每个工人都以能够侍奉真主而感到无上的光荣。


泥之城:亚兹德

这里的气候决定了这里的每一座房屋的材料,几乎房子都是泥制的,屋顶冒出一个个小圆拱,利用这些来进行气体交换。屋顶上还有另外一件奇怪的东西,大都是泥木结构的,形状像是开了许多口子的柜子或是放大的暖气片,有两面的,也有六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