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义、讲义气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所推崇的传统文化,一些相识于江湖的下层人士往往想抱团取暖,合力干大事,在不平等的社会中寻求一份相对的平等与尊严,不单单是“苟富贵,勿相忘”。
古人对“义”字的崇拜是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今天“義”字不单单是字体的简化成“义”了,含义也快晾干了...
“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看似愚昧,实则是一种意境,含着一腔热血,一种悲壮,也是一份责任。刘关张把这情谊发挥到了极致,为千代所仰,万世争颂。
张飞庙不仅建筑和谐严谨,它的右边是个非常大的园林院落,此时刚好冬初,银杏树的叶子黄黄的,非常好看。
出了张飞庙,门口再遇到“张飞”,而此张飞又是彼“张飞”了,他正威武的拿着丈八蛇矛给人拍照。
一个女孩子过去搭讪,这张兄立刻眉开眼笑聊起来,哈哈这一刻我想起了爱画画的张飞,他可是爱画美人的...
其实阆中除了张飞庙还有很多蜀文化,在食品上有张飞牛肉、一根面等,即是历史的沿袭,也是对蜀之国的记忆,而张飞的曾经无疑给阆中增加了更多的话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千古英雄。而今人又有谁会留下呢?
与“张飞”撞怀,与历史不期而遇,深感今人在“义”字上远不如古人了,叹之,伤之。
【2015年11月26日-12月23日淡季出行,一个背包、一个相机、几只镜头独自上路。游走川北、蜀南;黔南、黔东;湘西、长沙;苏州、上海。这是系列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