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我们的向导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登山小径的入口。这个登山的路径都需要有本地专业向导带队,在半山腰穿越热带丛林,爬上几个山峰的山顶,绕一圈之后再回到出发的地点。入口处有详细的爬山路线介绍,一共分为二十个左右的路标,每个路标上都有那一段路程生态系统的详细介绍,着实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科普教育旅程。
相比几个游客的休闲打扮,向导则是全副武装。他说,我没有你们白,也不愿意用防晒霜,所以要把自己全部包起来。小径的入口也有许多光溜溜的树枝,被向导们用来做登山杖。我也要了一根,装作专业。一进这个位于入热带雨林中的登山小径,便感受到无比清凉。山下清迈温度达40摄氏度,山上却只有20摄氏度,再加上茂密的树林遮蔽了太阳,在里面全然无烈日和酷暑的感觉,而是倍感清凉,实在是热带地区的避暑胜地。
徒步的小径穿过了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既有千百年自然生长的原始森林,也有原始森林被砍伐之后的草地,还有数十年生长的次生林。一路上,向导向我们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有特色的动植物。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各式厥类植物遍布其间,各样的昆虫也不时出现在路边,野生鸟类则一直在用鸣叫显示他们的存在。
小径有一段是在山脊上行走,俯瞰山下,可以明显的看出空中因农民烧山开荒产生的烟雾影响了远处的可见度。据向导介绍,泰北山区的农民一直有烧山的传统,烧山后把土地开垦为农田或茶园。每年春天三四月份是烧山的季节,因此空气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那个时候,清迈的天空也都灰茫茫的。几个欧美人对此景象感觉有点惊奇,而熟悉了国内北方重度雾霾的我,竟然对此有种莫名的亲近感。在我看来,这种烧山的烟雾和城市中的摩托车的尾气,是影响泰国空气质量的两大因素。尽管这里工业污染很少,但是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眺望远山的时候,也会像国内很多地方一样,远处都是灰蒙蒙的。国内现在已经在农村严格禁止烧秸秆,而泰国貌似对农耕的烧山管控并不严格。
在经过了三个小时左右的徒步旅行后,我们最后驱车来到了Wachirathan大瀑布。这个瀑布比之前看的瀑布稍大,但是和国内的黄果树瀑布之类比起来,依然不够壮观。不过这里有相当多的泰国本地人在大瀑布下合影、戏水,尽情享受着夏日的清凉。这种场景似曾相识,国内的许许多多山水的景区都是这样子的,不那么整洁,但却人气十足,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来因他农山的游人大多都是从被称为泰北玫瑰的清迈出发的游客。尽管多数游客还是会沉迷于清迈城的小清新生活,但是如果走出城市,来到这座生物瑰宝的国家公园,会得到别样的旅行感受:那就是大自然的原始、多样产生的壮观与震撼。在如今城市化的世界,我们都是聚居于钢筋丛林中的现代猴子,而原始的山林,放佛荒野呼唤中的原野,让我们那不安的心重新燃烧。这或许更接近旅行真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