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的丁香花有雅称"香雪海",故法源寺又得一诗意的名字—"香刹"。
法源寺位于北京南城,是北京城内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千年古刹。初名悯忠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为征辽阵亡将士所建,明代时历经四次重修,改名为"崇福寺",至清雍正十一年更名为"法源寺"。
据说,法源寺的丁香从明清开始就已闻名京城,更是与崇效寺的牡丹、恭王府的海棠并称为京畿三大花事。法源寺的丁香花则有雅称"香雪海",法源寺又得一诗意的名字—"香刹"。
据资料记载,清康乾之后法源寺不仅是宣南大寺且以花事名满京都,清康乾以后的诗人诗集中有不少关于法源寺花事的诗,“岁唤狂朋三十度,春风欲放海棠颜。”这是记述法源寺内海棠花的诗。林则徐有日记云:“出城后顺途拜客,并到法源寺看海棠丁香即回。”这篇日记记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四月初七,可见那时法源寺海棠丁香之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