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连康辉旅行社最新消息 日前,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上表示,从封闭的旅游向开放的全域旅游转变,从景区“墙内”管理向全域综合管理转变,打破“九龙治水”管理围墙,拆掉景区“门票经济”围墙,是中国旅游发展大势所趋。
全国首批参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单位有262家。参与创建的各个单位积极主动,行动迅速,不断呈现工作新亮点。目前,全国掀起了“出围墙”全域旅游发展热潮。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正在摆脱“门票经济”的局限和狭隘,景区墙内墙外“两重天”的格局也逐步走向终结。这种发展趋势,改变传统景区建设管理理念,把发展壮大旅游业与城乡建设、乡村再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开放共享的综合经济,不再简单地重复片面依赖“门票经济”的发展模式。近年来,一些地区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方面成效明显。桂林的两江四湖景区,周边单位对旅客开放厕所,环湖公共交通四通八达,wifi服务实现区域全覆盖,旅游公共服务发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世界旅游发达国家、国内旅游发达地区的探索实践表明,景区“打破围墙”能够收到“告别门票、更加经济”的良好实效。目前,中国已逐步进入全民旅游、大众旅游时代,自助游在旅游发展中的占比达到90%。同以往旅游模式相比,全民自助游不局限于旅行社组团买票进入景区,旅游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消费行为更加宽泛。一些游客更加关注当地民俗风情,往往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当地生活体验方面。无景区旅游、非标准住宿正在快速增长,也是旅游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新特点。诸如桂林、杭州、丽江、张家界等重要旅游目的地,积极推动旅游与城市一体化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旅游功能与城市功能完美结合,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从封闭式自循环旅游向开放的全域旅游转变,对中国旅游管理观念、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旅游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需要从“单打、独享”向全社会“共建共享”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