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
Apr 19, 2021

贵州马岭河峡谷

不知道为什么云贵高原在这里裂开了,形成这个狭长幽深的地缝,让人望而生畏;不知道为什么这裂缝又演绎成如诗如画的画廊,招惹的人们流连忘返;我更想不通为什么这里被人们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伤疤”,再美丽,伤疤总归是伤疤,听起来就让人伤感。我在一百多米深的谷底游走,寻找和感悟伤疤的痕迹。

快乐的牺牲

马岭河峡谷长 75公里,宽100米左右。据说远古是一条地下河,后来崩塌了,形成了这200来米深的地缝,看来还真是受伤所致。而最貌似伤疤的似乎是石瀑群这段了吧。人们把它称作石瀑,准确的讲应该是钙化岩,是这里特有的一种喀斯特地貌特征。石瀑,顾名思义就是石头瀑布,一片一片的石头自上而下叠加着、倾轧着,霍然你会觉得无数乱石将要飞泻而下,撞击耳膜的轰鸣声好象不是来自马岭河,倒像是来自崖壁乱石翻滚、撞击、垂落的呐喊,是石块组合的打击乐。

定下神来,细细品味,我倒觉得一块一块的石片罗列串联,崖壁更像是蓑衣,峡谷水多,瀑布成群,山是有生命的,披件石蓑衣,最适合不过了吧。认真看过去,石片下面竟然生机无限,托起石片的是各式各样的矮树、灌木等植被,或蹲或立、或伸展或弯腰、或驼背或低头,努力的背起石片,再去承受流水的冲刷,但依然奋力的展臂踢腿,向人们展示一抹抹绿色,一片片葱茏。

从小就听水滴石穿的故事,看看眼前满崖的石片,原来水滴也能让石长,并且不是在幽暗的溶洞,而是这阳光下的壁崖。这里的水不是一般的水,含钙丰富,并时刻想着为谷崖补钙。水砸在树上,滴到草上,流到石头上,就努力的贡献自己,把自己的生命融入,留下生命的一部分,也留下了自己精神的内涵。植被承接了流水,无怨无悔的托起或多或少的分量,愿意留下的就无私的接纳,哪怕一点一滴。而这些植被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接受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使自己生存日益艰辛,面貌丑陋甚至失去生命。我想这些他们是知道的,同伴就是自己的影子呀,可他们依然高兴的接受了,不是屈服命运,而是甘愿奉献,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崖的一部分,付出是应该的。一阵风吹过,听到的是他们低吟的歌声,竟没有一声叹息。看着石崖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山下一个村子断水了,人们生活的很艰辛,一个小女孩发现了一个山泉,山泉却被魔鬼霸占着,威胁孩子如果说出这个秘密,她就会变成一尊石像,永世被泉水冲刷。女孩勇敢的牺牲了自己,拯救了全村的人们,后来人们经常会做同样一个梦,梦见女孩向他们灿烂的微笑。是呀,流水牺牲着自己,为石崖增添一层层的厚度,植被牺牲着自己,为石崖编织一片片蓑衣,正是这些牺牲打造了这段既沧桑又靓丽的巨幅壁画。这是牺牲,也是永恒,是用生命勾画的精彩人生。

精彩的活着

如果说石瀑是一尊雕塑,彰显着静默的力量,那水瀑则是大型的舞蹈,演奏着灵动的旋律。

马岭河峡谷水多,群瀑横飞,景区中有大小瀑布百余条,天星画廊1.7公里内就有瀑布20余条,如万马咆哮瀑、珍珠瀑、间歇五叠瀑等,瀑高120~170米,瀑宽5~100米。我去过黄果树瀑布,的确非常壮观,但久了未免单调。在马岭河峡谷却是“梦幻千色”的感觉,五步一瀑,十步一景。似珠串、似水帘、似万马奔腾、似银河天落,柔似袅袅娜娜,壮如湖河决口。像一个硕大的竖琴,支起在天地之间,奏起生命的交响,游走其间,听天籁之音,观人间美景,恍然与世隔绝,流连忘返。如果再登上皮筏,左冲右突间漂流而下,那更是一种真正的融入,像一个水滴感受生命的精彩,更像是琴间的一个音符,欢快跳动而去,生命从此升华。

我不知道马岭河是否改过河道,不知道是她自己选择了地缝,还是不小心的跌落,但不管怎样,自从她走进峡谷的那一刻起,她便得到了升华,生活变得精彩万分与众不同。峡谷落差1000多米,河道狭窄,乱石如林,可谓艰险。可马岭河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徘徊叹息,而是迅速适应,把生活调理的更精彩。落差给了她力量和速度,乱石给了她刺激和乐趣,她一路歌声欢快的游走。两岸的瀑布群难道不是被她的歌声吸引赶来加入的吗?

马岭河很勇敢,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挡住她前进的脚步。马岭河也很会善待自己,很少硬打硬拼乱冲乱撞。有位哲人说过一句名言,“做事要敢于碰硬不硬碰”,真是高明的工作水平,“碰硬”是良好的工作态度,“不硬碰”是有效的工作方法。马岭河做到了。急冲而下,要把拦路的一脚踢开,又倏地绕开,灵活地从容跳过,从不受伤。这就是马岭河,在地缝深处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敞开胸徽,接纳了或清或浊、或真或假、或断或续、或大或小的所有朋友,认真的迈过每一个台阶,共同奔向遥远的目标。蓦然回首,却发现原来留下的是不平凡的足迹,翻过的是精彩的一页又一页。

无言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