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于9月6日至9月10日举行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来自全国各地的131个曲艺项目届时将集中亮相在曲艺周上。大连旅行社认为曲艺周不仅为济南市民们提供了丰盛的视听盛宴,也为全国的非遗曲艺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演出的舞台与交流互鉴的平台。
曲艺周的顺利举办离不开良好的保护传承氛围。山东是曲艺大省,曲艺资源极为丰富,山东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曲艺项目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多年来,山东在曲艺保护传承上做了大量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扶持传统戏曲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曲艺艺术的发展。
据了解,山东高度重视曲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法规制度建设。2015年制定出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包括曲艺在内的项目、传承人的申报、管理、扶持等方面,推动了曲艺保护传承法治化、科学化,并出台了多项配套政策进行扶持。
在财政支持方面,山东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精品创作、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以及体制机制创新、院团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将会对曲艺项目进行倾斜。
近年来,山东积极开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与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程, 先后投入800万元资金,对20名国家级戏曲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同时,山东省还将通过挖掘、整理、保存各剧种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艺术经验和历史回忆,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存储,组织开展地方戏曲经典剧目“音配像”等工作,。此外,山东还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
加强戏曲人才队伍培养是曲艺传承保护的重要环节。面向地方戏曲剧种的传承人群,举办山东地方戏曲传承人表演培训班,重点培训县(市、区)专业艺术院团,以及民间班社、民营院团的表演艺术人才。在评审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时,曲艺代表性传承人也得到了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