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初期制冷迅速,温度变化平滑顺畅”是松下的变频分体空调的显著特点,其开发的无级正弦波变频技术,通过电路的重新设计,将方波转换为正弦波控制,正弦波的波峰对比方波约高22%,大幅提升转速上限,实现空调迅速制冷,1分钟内就可以将出风口温度降至15℃,而达到设定温度后则利用无级变频转入低速运转,温控亦可均匀控制在±0.5℃,体感自然舒适。
低温制暖ENECHARGE蓄热技术
空调业内素有“制冷是基本功,制热是真本领”一说,国产空调往往会配备电辅热模块辅助制热,相当于把电暖炉融入空调,消耗1份电能仅能产生1份热量,且灼热的电阻丝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容易促使塑料零件释放有害气体,既影响健康也不环保,毫不避讳地说,电辅热是一种相当落后的制热技术,日系品牌已基本淘汰,当然也包括松下。
松下开发的“ENECHARGE蓄热”混合动力技术号称“温暖新形态”,主要依赖压缩机而不是电辅热进行制暖,每消耗1份电能可产出3份热量,能效远胜于电辅热设计,通过在压缩机外部增设铝制蓄热模块,收集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的废热辅助保温,从而提升压缩机的低温吸热性能,零下25℃依然可吹出35℃的暖风。但需要指出的是,松下在压缩机底部保留了加热器保温设计,相比三菱电机的低温增焓仍有较大的技术差距。
为证明蓄热技术的强大,松下还在中国北端的城市漠河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面积约8㎡的室内空间放置了一排已受精的鸡蛋,然后启动搭载蓄热技术的旗舰怡爵VE系列分体空调,在室外零下25℃的环境下持续向室内送暖,22天后最终成功孵出小鸡,室内温度一直维持在37℃,制暖性能表现出众。
旗舰至入门全布局
相比绝大多数日系家电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节节败退,松下近年来凭借接地气的本土化策略,推出众多高性价比产品,及时挽回市场颓势,但高性价比产品的泛滥,一定程度蒙蔽了松下的技术实力。实际上,松下在日本本土推出的空调产品性能相当强大,人性化功能也极为丰富,但售价普遍较高,在中国市场的接受度不足,因此通过功能的缩减,然后降低售价,成为了松下在中国的市场指导策略。
怡爵VE系列是松下从日本本土引进国内的旗舰系列,制冷制热的核心性能自然是顶级的,大1匹型号的最大制热量就高达8100W,即使相比三菱电机也毫不示弱,但相比日本本土机型削减了自动清洁等附属功能,售价在20000元级,显然是为预算充裕的消费者而准备,而最近推出的18AW系列也值得考虑,相比怡爵VE削弱了约30%的制暖性能,售价也下调至12000-15000元。
中高端壁挂机的代表之作当属XE系列,制热性能仅有怡爵VE一半,最低启动温度为零下10℃,不过售价大幅下探至8000-9000元之间,非常适合预算相对充足且对冬季制暖没有太高需求的消费者选购。
如果希望为客厅添加一台高端柜式空调,松下推出的尊铂VH系列也值得关注,它被定位为“客厅旗舰”,无论是用料还是性能都是松下的最高水准,有大2匹和3匹两个规格可选,且强化了低温制暖性能,-30℃仍可正常开启,预算充足且生活在冬季寒冷又无集中供暖的消费者可重点留意,售价在30000元以上。
至于中端柜式空调则可关注JE系列,采用直流变频控制技术,售价在10000元左右,主要是缩减了换热器的用料和低温制热配套技术,适合预算相对充足而又对寒冷制暖没有太大需求的消费者。
当然,松下和三菱电机一样也没有放弃入门市场,并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出众多高性价比系列,如SA定频、SE和DGN直流变频系列,在参数为王的低价空调市场并不突出,主要以优秀的做工、可靠的质量俘获消费者,售价在2800-4500元之间,这个价格往往可以购入一台国产全直流变频空调,具体如何抉择还需消费者进行定夺。
第四名:HITACHI 日立
品牌:日本
推荐系列:RAS/C-72KVY(国内在售的高端旗舰空调)
虽然日立近年来在中国的分体空调市场地位衰微,但市场策略受阻是目前日企在华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因此轻视日立在空调技术领域的强势地位。在日本本土市场,日立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独特的技术优势与三菱电机、松下等厂商抗衡,长期稳居一线品牌阵营。
搭载涡旋压缩机的分体空调